为孩子拓宽一片“异想天开”的思维空间( 二 )





网友夏梦了了了:
2个问题 , 不好回答儿子 。
(3岁8个月了)1、为什么水池里的石头一动一动的?当然是因为光的折射和水平面的变化 , 可是怎么说呢?
网友麦子爸爸:这和成像原理有关 , 但我想不出如何和孩子解释 。如果不从光学原理出发 , 从生活经验 , 类比推理走倒有条路 , 就是“哈哈镜” 现在公园里不知道有没有哈哈镜了 。不过弯曲的玻璃随处可见 , 自己做套小的哈哈镜也不麻烦 。找个破的开水瓶胆 , 摔成小块 , 一块块贴在纸上 , 封好边免的划手 , 就是组小哈哈镜了 。然后让孩子看里面奇形怪状的脸 , 让他观察镜片的弯曲和图像的关系 , 不需要得出结论 , 只要注意到镜片弯曲不同 , 成像就不同 。
这就行了 。然后用透镜 , 可以是眼睛片 , 让他看到镜片后变形的像 。如果舍得镜片的话 , 也可以让他手摸下 , 感觉下透镜的厚薄不匀 。然后拿块石头对着哈哈镜 , 多看几次 。然后把这块石头丢到水里 。然后不断地问他:“看 , 现在石头看起来象哪个哈哈镜里的?” 到这 , 他应该就会满意了 。


球为什么会滚
带孩子逛菜场寓家教于生活



最好的教育源于生活 , 对于城市儿童来说 , 菜场是向孩子陈列日然、展示自然的一个好窗口 。

其一 , 有计划地发展孩子的观察力 。初次带孩子买菜 , 要求不要太高 , 从最初浅的观察 认识性观察入手 。如这叫什么菜 , 它长得什么样 , 是什么颜色 , 让孩子记住菜名 , 观看它的外观形象与色彩 。
一个阶段后 , 对孩子提出对比观察的要求 , 如说出葱和韭菜、芹菜和香菜、扁豆和毛豆、鲫鱼和鳊鱼等 , 它们哪些地方相似 , 哪些地方不同 。当孩子养成了比较观察的习惯后 , 又提出新的要求 , 如给菜场的菜分类、哪些是蔬菜 , 肉类有哪些品种 。哪些是香料等等 , 使孩子的观察从简部转向整体 。
其二 , 培养孩子与陌生人交谈及交往的能力 。我首先让孩子看别人是怎样问价 , 怎样买菜的 , 然后让孩子模仿别人间价 , 选菜 , 装袋:孩子开始不好意思 , 久而久之 , 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 灾破了人为的心理约束而变得大方、自然 , 甚至会有主见地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菜 。
其三 , 增强孩子的数概念 ,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 运用数学 , 如买菜的 , 我把钱给孩子 , 让孩子算算是多少钱 , 并告诉孩子这是今天买菜的总金额 , 让孩子在买菜、问价时做到心中有数 , 有计划性 , 绝对不能超支 。再如买菜时引导孩子看台秤、杆秤和买完菜付钱等 , 都让孩子在潜默化中认识数、运用数学知识 。
其四 , 孩子学到了一定的营养知识、如每天的菜要荤素搭配 , 好吃的菜不能天天买 , 否则会吃腻 , 各种菜都有营养等 。
其五 , 激发孩子尊敬劳动者 , 崇尚并爱怜劳动者的积极情感 。现在的孩了吃好、用好 , 很少去体验生活中的艰辛 , 我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菜农的手、脸及穿着 , 让孩子从他们身上体验生活的艰辛;有时我故意在午饭时带孩子逛菜场 , 让孩子看他们在烈日下或风雨中吃盒饭、炒面或自己带来的饭;看他们与顾客间、同行间的交谈与笑闹 , 使孩子知道他们虽然艰苦 , 但不退缩 , 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并在艰苦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 值得尊重 , 教育孩子学习他们顽强的生存意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