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笑笑:万语千言,父爱莫言( 二 )


高考那几天,父亲如临大敌,绝不比我轻松半分 。看考场时,他低着头猫着腰找到贴着我准考证的那张桌子,用手在桌面上细细摸了一番:“嗯,这张桌子够平滑,写字时不会肘到 。”说着,还坐在椅子上晃了晃,生怕椅子不够结实 。
7月6号夜里我始终睡不踏实,迷迷糊糊中被窗外的鸟叫声吵醒 。才凌晨四点多,我动作放得很轻,却没想到父亲早醒了,他说:“笑笑,怎么就起来了?昨天好晚了我才听到你打起了轻微的鼾,也不敢开灯看表,估计都零点多了 。这会你还睡不到四个小时呢 。”父亲眼下挂着两个大大黑眼圈,我心里一阵愧疚,如果我再坚强些,父亲也不用这么担心我了!
高考那三天,从考场出来,一看见我,父亲就会递上水壶,里面是冰镇的酸梅汤 。我看着父亲那张被晒得黑里透红的脸,就禁不住暗暗祈祷:让我考得好一点吧,我多么想给这个如此爱我的父亲一个慰藉啊!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考得比平时模拟考还差,只得填报了山东大学 。父亲并没有说我什么,他只是说,山东老家的亲戚多,有什么事有人可以照顾,他比较能放心 。开学时,他和母亲一起送我到济南,离开时父亲对我说:“笑笑,要好好读书,肯用心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发光的 。”
默默无言,父爱在书信的字里行间
大学的生活让我拥有了很充裕的个人空间,这时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想法就是写小说 。
回想高三的那段灰暗的日子,我有太多的情绪需要宣泄,于是我构思了一个女孩子从高三到大学期间的故事,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情感体验,名字叫《一只反刍的狗》,断断续续写了一个学期 。
但我一直没有勇气把这件事告诉父亲,他是一个对人对事要求都很严格的人,尤其是在文字上 。
后来父亲从母亲那里知道这件事,主动提出帮我把关 。我忐忑地把稿子拿给他看,父亲一字一行地看完了19万字的稿子,只淡淡地说了句:“还行 。”
殊不知,父亲嘴里蹦出来的这两个字对我已是莫大的鼓励 。他从来不会在言辞上狠夸我,他说还行,那就一定不是很糟糕 。我把稿子投给了春风文艺出版社,这本书后来顺利出版 。现在我已经不敢回头再看这本书了,当时自己的很多想法都很幼稚,父亲的那句“还行”,不晓得是否有几分是出于对自己女儿的偏爱 。
大学四年,父亲每次来学校看我,总是看看这,摸摸那,被褥的薄厚啦,房间物品的堆放什么的 。天冷时会提醒我:“这垫被好像有点薄,晚上睡着冷不冷,一会爸爸再给你铺上一床 。”天热时又会叮嘱我:“电风扇不能通宵吹,容易着凉,尤其别对着头吹,要头疼的 。”然后还要我带他去食堂吃顿饭,看看伙食是否够丰富够营养 。
大二的时候,我偶然一次突发奇想要给父亲写一封毛笔信 。
一封几百字的信写得非常费劲,我把信叠得方方正正,厚厚一沓寄给了父亲 。后来才知道父亲被我的这个“突发奇想”感动得不行,还把信贴在客厅的墙壁上,每次有客人来家,惊奇地问到这封信,父亲总会装作很平淡地回答客人:“是的,这就是我女儿给我写的 。”当客人羡慕着赞叹他有一个有心又乖巧的女儿时,他嘴上不说什么,神情里却透出按捺不住的得意 。
毕业时,由于成绩突出,我被保送到清华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
四年前没完成的梦想,转了一个圈,终于还是实现了 。我知道,这是父亲的心愿;而让他高兴,却是我的心愿 。
恬淡安康,幸福就是父慈女孝
参加工作后,我经常要两地跑,一周在家里的时间也只有两三天,每到周末,我总想多找些时间陪陪父母 。有时候我会被他们鼓捣着去郊外摘野菜,这时候的我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我家院子里的那块小菜地,像个小尾巴似地跟在父亲后面把他烦得不行,而他也只是乐呵呵地回答我没完没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