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培养好孩子 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 二 )


素质是什么?素质是人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综合智慧潜能,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必须的自我发展与保护能力,重在形成健全的个体人格特征,即依据社会的发展实际开发人体自身的综合潜能 。知识与思维就是打开人类自身智慧潜能的钥匙,掌握知识的理解能力;辨别事物的审查、审美能力;通过原有知识信息拆解、重组创造新知识,创造出新事物的能力;革新资源组合方式,是使资源组合更高效的能力......开启这些能力的钥匙就是知识与思维 。知识与思维是生活的工具,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孩子自身能量赋能 。
二、教育的过程在于示范引导,给予孩子积极正向的模仿对象
学习的本质是模仿,期待教育孩子成什么样就给他什么样的行为示范 。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是行为引导出来的 。
1、学习的核心是模仿
孩子的所有成长活动遵循“母语效应” 。人生的成长活动主要来自于模仿,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就是他们的父母,这也正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的根源所在 。孩子被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资源供给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庇护者,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唯一的终身导师 。孩子成长活动起始于父母的帮助,成长过程中又不断的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甚至父母主动要求孩子模仿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教导孩子成长活动中的基本流程:父母做孩子学——父母引导孩子一起做——父母指导孩子做——孩子做父母看——孩子自己做 。
培育、引导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力,是助力孩子成长最正确的姿势 。“授人渔优于授人鱼”,陪伴孩子成长最正确的姿势就是培育、引导孩子对学习的自我理解力,为孩子自身的成长能量赋能 。学习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成长经历,是人生旅途的开启点,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模仿学习饮食、走路、讲话......模仿学习活动伴随整个人生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活到老 。”整个人生几乎在模仿与被模仿中度过 。模仿学习活动成为潮流、语系、方言、菜系等群体性元素盛行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使的人类社会能够按照相对统一的道德、法律约束行事,让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间的交流融通成为可能 。
2、教学活动是一个人用行为影响其他人
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用自身的言行引导另一些人成长、进步的过程 。知识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教学实践活动同样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立体几何原型就是生活中的各种器物,既然他们都在生活中,为人类生活服务,作为老师理应从生活中多观察、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
《师说》曰: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