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是哪一条河的支流,淝水之战是怎么回事?优质( 二 )


他从当一个小参谋开始逐步升迁,靠着过人的政务处理能力和沉着冷静的个性,联合琅琊王氏对抗野心勃勃的桓温,拥立孝武帝司马曜即位,熬死桓温后,当上了东晋的丞相,因此留下了那个成语“东山再起” 。
他统治时期的东晋平稳安定,民间流传“关中丞相唯王猛,江南万民望谢安”的说法 。
公元378年,苻坚决定兼并东晋,一统天下 。
双方先在襄阳艰苦地打了将近一年,前秦才攻破襄阳,生擒守将朱序 。宽厚的苻坚不但没杀他,还任命他为尚书加以重用 。
公元383年,苻坚不顾群臣的反对,下诏大举进攻东晋 。他自信满满地说我要组织起百万军队,长江就根本算不上天险了,我的部队把马鞭子投到江里,就能让长江断流 。这就是那句成语“投鞭断流” 。他居然还在大战前就已经拟定好了打完仗之后给东晋皇帝和大臣们都封什么官儿,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
当然,支持他全面南征的也有,就是别有用心的前燕吴王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 。他弟弟苻融再三提醒他想想支持他的这些都是什么人,他根本听不进去 。

淝水是哪一条河的支流,淝水之战是怎么回事?优质

文章插图
苻坚真地征调了近百万的军队,不过他的战线拉得很开,分别从四川、荆州和淮南三个方向进攻 。
这么庞大的部队很难统一集结,行动一致更是谈不上,到达前线的实际上只有苻融的前锋部队,大概25万人,跟东晋的部队隔着淝水对阵 。淝水是淮河的一条支流,在安徽寿县的东南 。
对面是谢安的侄子谢玄,他手里只有8万士兵 。
这场关系到双方命运的大战,过程极富戏剧性 。苻坚派之前俘获的将领朱序去劝降晋军,但朱序根本没打算给他办事,趁机把前秦部队的实际情况告诉了谢玄,还建议不要等前秦大军集结完毕,要快速击败他们的前锋部队 。
谢玄派人给苻坚传话,让他把阵型撤后一些,等晋军渡河过来好决战 。苻坚一来轻敌,二来想等晋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消灭他们,就下令部队后撤 。
这一下可坏了,部队刚一动,朱序在后面故意大喊:秦军败了!二十多万的队伍太庞大了,后面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听到喊声顿时惊慌失措,转身就逃 。前面的部队看到后也争先恐后地逃命,结果部队彻底乱套了,瞬间崩溃 。
东晋的部队杀过河来,一路追杀了几十里才收兵回来 。
淝水之战不是一场简单的失败,而是一场涉及到国运的战争,让苻坚没有想到的是,本来损失并不算大的一场败仗,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了连锁反应,让他苦心建立的前秦帝国,竟然就此滑向了灭亡的泥潭 。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让我轻轻地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 。
【淝水是哪一条河的支流,淝水之战是怎么回事?优质】
淝水是哪一条河的支流,淝水之战是怎么回事?优质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