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施工组织设计( 五 )


(3)交叉施工阶段 , 上下道工序的交接双方要派人在施工现场监护 , 确保上道工序的成品不受损坏;
(4)成品和半成品饰面材料必须在基层粗活完工后进场 , 施工时应远离焊接或明火作业;
(5)采取护、包、盖、封等成品保护手段 , 防止成品损坏或污染等情况的发生 , 护是指提前保护 , 包是指进行包裹 , 盖就是表面覆盖 , 封就是指局部封闭 。
(6)房间完成最后工序后 , 应关闭门窗 , 天晴时开窗通风 , 夜间关闭 。
(7)对已施工完毕的楼面在验收后应在楼面加锁 , 并派专人看管 , 直到验收交付使用为止 。
(8)加强值班 , 监督进出人员遵守规定 , 有效保护好成品 , 向业主移交一个完美无缺的优质工程 。
(9)恢复保护:设置隔离区域 , 禁止非本项目的施工人员进出和通过 , 派专人监护
1、成立创优领导小组 , 
2、建立高效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 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 按照过程精品的要求 , 实行动态管理 。将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 , 编制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 确保每一道工序受控 。同时编制与质量有关的管理程序 , 主要包括:材料采购、施工劳务协议等 , 一切均以保证质量目标实现为前提 。
3、加强责任目标管理 , 工程开工前 , 从前期准备到竣工验收 , 直至工程保修的工作内容 , 进行合理分工 , 划清责任 。把总体目标按阶段、按内容细化分解 , 实行动态管理 , 确定各阶段各项工作的短期目标 , 以实现总体目标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工程开工前与建设主管部门签定责任状、共建状 , 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工程进展情况 , 并邀请主管部门对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 让社会压力变成工作动力 。
5、加大工程投入
我们将在工程开工之前 , 制定项目质量管理手册 , 对重要分部分项、重要部位制定高于规范标准的内部实施标准 , 严格管理 , 按照”三不放过”原则 ,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施工中各道工序坚决拒绝 , 确保过程精品 。
6、加强资料整理
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 , 先制定总的资料目录 , 并对于声像资料等特殊项目 , 由专人跟踪 , 力求对于工程全过程及重点部位进行及时、准确地录制 , 按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 使工程资料从开始即准确完整 。并及时邀请专家指导 , 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
7、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我们将密切注视建筑技术的发展动向 , 主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 加大科技投入 。并在施工中将成立技术创新小组及质量检查QC 小组 , 对于技术、质量上的难点进行攻关 。
1、项目成本控制的形成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的要求 , 我公司特制定项目成本控制 , 合理的控制本工程的成本 。
项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 。
项目部对施工过程发生的、在项目部管理职责权限内能控制的各种消耗和费用进行成本控制 。项目部承担的成本责任与风险应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