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剂是什么( 二 )


适用于不适合口服的药物 。
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直肠栓剂中药物的主要吸收途径是:
(1)药物通过直肠上静脉和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从肝脏进入体循环 。
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从下腔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作用 。
药物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 。
栓剂基质需要:
(1)在室温下应具有适当的硬度,当插入空腔时,不会变形或断裂,在体温下容易软化、熔化或溶解;
不与主药反应,不影响主药含量测定;
对粘膜无刺激性、毒性和过敏反应;
(4)理化性质稳定,贮存过程中不易霉变,不影响生物利用度;
具有润湿性和乳化性,可与更多的水混合 。
常用的栓剂基质分为油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
1.油性基质
(1)可可脂:为均质多质,有、、三种晶型,其中、不稳定,熔点较低,稳定 。
(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常用作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二十二烷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 。总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包括丙二醇硬脂酸酯等 。
2.水溶性和亲水性基质
(1)甘油明胶:由明胶、甘油和水制成 。有弹性,不易断裂,在体温下不融化,但能在分泌物中缓慢溶解 。药物的溶出速率会随着水、明胶和甘油比例的不同而变化 。甘油和水的含量越高,越容易溶解 。
(2)聚乙二醇:是一种由环氧乙烷聚合而成的杂环聚合物 。容易吸潮变形 。
栓剂最常见的制备方法是热熔法 。
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流程为:将基质在:熔化,加入药物(混合均匀),注射成型,冷却,刮取,取出 。
先把芯模洗干净晾干,在模具内部涂一点润滑剂 。然后根据药物的性质以不同的方式添加药物物,混合均匀,倾入栓模内至稍溢出模口,放冷,待完全凝固后,用刀切去溢出部分,开启模型,将栓剂推出即可 。该法适用于脂肪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的栓剂的制备 。
(1)栓剂药物的加入方法:栓剂①不溶性药物,一般应粉碎成细粉,再与基质混匀;
②油溶性药物,可直接溶解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③水溶性药物,可直接与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质混匀;或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匀 。
(2)润滑剂:
栓剂模孔需用润滑剂润滑,以便于冷凝后取出栓剂 。常用的有二类:
①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常用肥皂、甘油各l份与90%乙醇5份制成的醇溶液 。
②水溶性或亲水性基质的栓剂常用油性润滑剂,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
三六妇清栓(妇科栓剂)
栓剂的质量评定:
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防止因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质 。
1、重量差异:
重量差异限度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有关项下规定 。
2、融变时限:
测定栓剂在体温(37℃±1℃)下软化、熔化或溶解的时间 。
方法:取栓剂3粒,在室温放置1小时后,进行检查 。
药典规定: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应在30分钟内全部融化或软化或无硬心;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应在60分钟内全部溶解 。如有一粒不合格应另取3粒复试,应符合规定 。
3、微生物限度:
照2010年《中国药典》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
一、栓剂常用基质为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可可豆脂、 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氢化植物油、甘油明胶、聚乙二醇类或其他适宜物质 。某些基质中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使药物易于释放和被机体吸收 。
二、除另有规定外,供制栓剂用的固体药物,应预先用适宜方法制成细粉,并全部通过六号筛 。根据施用腔道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制成各种适宜的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