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高度东塔简介 广州塔高度多少( 四 )


[16]楚目:众目 。
[17]舒迟:舒展从容 。
[18]胜状:佳境 。
[19]蛮腰:俗称广州塔为小蛮腰 。
[20]绰约:柔美貌 。
[21]高标:木杪曰标 , 故凡高耸的物体如峰、塔皆称为高标 。
[22]玉带横沙:指珠江横经海心沙 。[23]金琶浮水:指琶洲浮于水上 。[24]嘉木:指木棉树 。
[25]秾华:繁盛的花朵 。
[26]茫茫:模糊不清 。
[27]珠石:海珠石 。原在珠江中之渚石 , 今已不存 。
[28]空明:通明透彻 。
[29]平潭:指珠江白鹅潭 。
[30]桂影:指明月 。“鹅潭映月”是旧羊城八景之一 。
[31]韶丽:美丽 。
[32]环渚:指琶洲 。
[33]崛岉:高耸屹立貌 。
[34]参差:交错不齐貌 。
【广州塔高度东塔简介 广州塔高度多少】[35]衣冠云集:指参加琶洲会展的商人来自世界各地 。
[36]车轸:车辆 。
【37]白云腾鹤:白云山曾筑有鹤舒台 , 相传是秦琅琊人郑安期跨鹤成仙处 。
[38]碧浪浮鹅:相传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于白鹅潭骑鹅浮水而去 。
[39]樵歌:“象冈樵歌”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 。南越王赵佗曾在象岗山筑朝汉台 。
[40]渔唱:“荔湾渔唱”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 。
[41]津桥:西关龙津桥 。
[42]迢递:远貌 。
[43]琼苑:指南汉后主刘岩之“昌华苑” 。
[44]冈榭寂寥:冈榭 , 指越秀山歌舞冈上已湮沉的舞榭 。寂寥 , 寂静;空虚 。
[45]岑岭:高峰 。
[46]瑶台:美玉砌成之台 , 极言其华丽 。此指越王台 , 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东北角 , 旧迹已堙 。
[47]风浴:以风节洗浴精神 。
[48]亲:亲近 。
[49]云桂:明代儒宗何维柏寄迹于晓港 , 为云桂发祥地 。
[50]霜操:坚贞高洁之节操 。
[51]桃溪:晓港旧有桃溪 , 云桂桥畔旧有梅林 。
[52]清节:高洁的节操 。
[53]沉香之浦:相传晋广州刺史吴隐之以廉名 , 于任满归程中 , 见妻刘氏藏有沉香一斤 , 取而投之于浦 。后人追慕吴隐之的廉洁 , 称石门下游的沙洲为沉香浦 。
[54]渊怀:渊深之情怀 。
[55]拾翠之洲:沙面旧称拾翠洲 。
[56]红云宴集:南汉后主刘岩曾于荔枝洲开设红云宴 , 品尝荔枝与众臣行乐 。
[57]追:回溯 。
[58]碧水吟酬:诗人黄哲曾在荔枝洲构筑“听雪篷” , 常与诗人吟游酬唱 。
[59]鸿文:指大作 。唐代诗人王勃曾为六榕寺(旧称宝庄严寺)写下《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一文 , 与《滕王阁序》一样 , 是存世的雄文巨制 , 碑刻尚存寺内 。
[60]健笔:矫健之笔力 。宋代书法家米芾曾在药洲九曜石上题刻诗一首 , 原石不存 , 现仅有清道光年间叶志诜摹刻碑石一方 。
[61]宕:放纵 。
[62]虎势奔霆:形容气势急劲 。指书法中矫健的笔势 。
[63]笠屐:指苏轼被贬谪岭南经过广州时曾有留咏 。
[64]木铎振:指两广总督阮元兴学而设“学海堂” 。
[65]五子:指“南园五子” 。
[66]斐斐:有文采貌 。
[67]峤外:指岭南 。
[68]三家:指“岭南三家” 。
[69]卓卓:特立貌 。
[70]丹井:浮邱丹井 。古之广州有浮邱石 , 其为珠江上石岛 , 有丹井 , 是浮邱道人炼丹得道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