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赞1.3亿、涨粉超千万,非洲达人“Rose”掌握了什么流量?( 三 )


文章插图
这是中国人淳朴的夫妻相处之道,她的视频会将这种态度放大,让网友们感受着“幸福的模样” 。
在评论区经常都可以看到“《中非乡村爱情故事》准点开播”“真是地道的农村生活”此类的留言 。
靠着外形、性格上的明显差异,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截然不同的互动观感,Rose用真实而不做作的内容和人设,做出了别人难以模仿的差异化,在与淳朴的主基调同路而行的过程中,她也走向更远 。
03
外国创作者做内容,真实感更重要
在短视频中,能看到不少外国人活跃其中 。他们有的通过拍摄大量“热爱中国”的内容快速吸粉,有的则通过生活场景的对比带来趣味内容,也有人融入当地生活获得观众认可 。
他们最基础的操作,就是“夸中国”,诱人的美食、深厚的文化、便利的生活方式、惊人的基建……借国际友人之口来彰显祖国的强盛,国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面对这样的内容,也总会点赞分享 。
但是一味地迎合情绪,不切实际地夸赞很容易让大众感到自己的爱国情感被当成韭菜割了,“草率”的热爱很容易引起流量的反噬 。
再进一步的方法,则是以生活展现中国元素 。主要表现博主来到中国后的客观状态,通过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突出中国特色 。
比如非洲小伙“伊博”,就讲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各种东北地方俗语张口就来,而且经常能抓住东北特色,营造出一幕幕充满趣味的本地剧情,将东北生活演绎的有声有色 。借着人物形象的反差和精湛的表演,他也逐渐成为千万粉丝的头部博主 。

获赞1.3亿、涨粉超千万,非洲达人“Rose”掌握了什么流量?

文章插图
更高级的策略,便是深耕于中国社会文化,创作出既符合中国审美,又充满国际化视角和信息增量的内容 。
“我是郭杰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他的视频多以介绍美国文化、对比中美差异为主 。起初,郭杰瑞的视频从生活出发,比较中美美食、文化、风土人情的差异 。记录作为美国人在中国生活的体验,也尝试在中国挑战通宵卖烧烤 。
他也以调查采访人员的方式奔走于各国间,用镜头记录世界文化,拍摄了很多真实而有深度的视频 。通过话题和主题抓住用户的关注点,再通过中肯的言论和精彩的内容来保留用户的关注度,“我是郭杰瑞”用高质量的内容传递多元文化,也在全网收获着粉丝的认可 。
仔细观察活跃在短视频中的外国人就会发现,他们大多都是通过自然的方式接触并累积了很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体会,进而通过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 。
无论是幽默搞笑、美食生活,还是人文记录,纵然内容呈现有所不同,但不变的核心都是客观与真实 。他们用自己生活经历,创作着大量优质内容,在共鸣的情绪下,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与互动 。
正如网友的评论,“想要走红就要讨好中国观众,这没有错,但过度虚伪只会倒在尘埃里,想要长久的经营下去,需要一些深度,就算没有深度,也应该有点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