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降本与保供 车企纷纷涉足动力电池业务

部分整车企业动力电池布局最新进展
整车企业 动力电池布局
广汽集团 8月25日公告将投资109亿元设立自主电池公司——绿擎电池公司
东风集团股份 9月18日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等签订协议,将在宜昌市投资建设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
上汽集团 9月2日表示,集团旗下智己、飞凡、荣威、名爵等品牌后续车型,均有计划选用上汽自研的魔方电池
江淮汽车 9月6日公告称,公司和子公司安凯汽车与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等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
吉利控股集团 正努力打造自己的动力电池产业,已建立全栈自研能力
长城汽车 子公司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已不局限于供货给长城旗下车企,已拿到全球30多家客户近50个定点项目
比亚迪 旗下弗迪电池在2022年7月超过LG新能源位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第二
长安汽车 已经申请注册多项“蔷薇”电池相关商标
中国一汽 首款自主开发的多合一CTP动力电池总成首台A样近期试制下线
蔚来 已组建电池团队自研电池
部分上市车企今年半年报业绩
上市车企 营收 同比增长 净利润 同比增长
广汽集团 343.18亿元 34.90% 43.37亿元 87.07%
上汽集团 3050.18亿元 -14.47% 69.1亿元 -48.10%
北汽蓝谷 24.37亿元 -21.69% 亏损18.13亿元
比亚迪 1506.07亿元 65.71% 35.95亿元 206.35%
吉利汽车 581.84亿元 29.21% 15.52亿元 -34.81%
长城汽车 621.34亿元 0.33% 56.01亿元 58.72%
长安汽车 565.74亿元 -0.37% 58.58亿元 238.74%
东风集团股份 443.09亿元 -36.57% 55.29亿元 -35.93%
一汽解放 228.72亿元 -70.90% 1.70亿元 -94.79%
赛力斯 124.16亿元 68.14% 亏损17.27亿元
小鹏汽车 148.91亿元 121.85% 亏损44.02亿元
◎王玉晴 采访人员 俞立严
动力电池成本的持续上升,让整车制造企业坐不住了 。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调研发现,为了护航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转型,不少车企正在积极“向上”布局动力电池业务 。
近一个月来,广汽集团、江淮汽车等整车企业纷纷投资上游动力电池产能 。最新的案例是在9月18日,东风集团股份和欣旺达宣布达成百亿电池项目合作 。此外,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等还透露了未来自研动力电池和装车计划 。
车企布局动力电池
9月18日,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 。东风集团股份与宜昌市政府、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东风鸿泰签订合作协议,将在宜昌市投资建设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该项目规划建设30GWh生产基地,总投资达12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240亿元 。东风集团股份董事长竺延风表示,将全力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量产,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的样板 。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市场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几年需求将继续增长 。”东风集团股份有关人士对采访人员介绍,由于上游原材料供应的限制,汽车电池市场供应持续紧张,和欣旺达合作可以提高东风新能源车电芯技术的竞争力和电池资源的保供能力 。开拓整车企业与电池企业的新型合作关系,能够保障东风旗下相关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对电池的迫切需求 。
广汽集团8月25日公告,将投资109亿元设立自主电池公司——绿擎电池公司,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 。根据规划,工厂将在2022年底开工建设,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产线,前期以配套埃安等广汽集团内车企为主,后续将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开展市场化运作 。
上汽集团9月2日表示,集团旗下智己、飞凡、荣威、名爵等品牌后续车型,均有计划选用上汽自研的魔方电池 。根据计划,上汽时代和伊控动力均可制造魔方电池,按照属地化就近原则,为上汽乘用车临港、郑州、宁德等生产基地供应魔方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