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来历介绍 杭州特色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二 )


在所售之早餐面中添加三只蛋,寓“连中三元”之意 。时有一书生因奎元馆面好价廉,常来吃面,后得中乡试举人第一名“解元”,放榜之日,特到店里向店主致谢,因小面店尚没有招牌,就当场题写“奎元馆”三字作为招牌,从此,奎元馆的片儿川面名声大振,食客盈门 。
凡来杭州应考者,都慕名前来吃面,图个吉利 。到本世纪40年代后期,奎元馆已颇有名气,游客中广泛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到杭州不吃奎元馆的面,等于没有游过杭州 。”当时,梅兰芳,盖叫天,周璇、石辉等文艺界知名人士,都是奎元馆的座上客 。
1945年抗战胜利后,原国民党第19路军军长蔡廷锴将军同李济深先生来到杭州,一起到奎元馆吃黄鱼面,在品尝高兴之时,蔡将军当场挥毫疾书“东南独创”四个大字 。
奎元馆的片儿川烹调与众不同,先将猪腿肉、笋肉分别切成长方薄片,将倒笃菜切成碎末 。将锅放在火上,下猪油烧化后,先下肉片略煸,再投入笋片,加入酱油略煸,最后放水倒笃菜和适量沸水继续炒匀略煮,即成浇头出锅 。
在此同时,将面条放入另一沸水锅内煮熟,捞出迅速甩干水分,倒回炒浇头的锅内略煮,加入味精,浇入猪油,起锅,分别盖上浇头即成 。面滑汤浓,肉片鲜嫩,笋菜爽口 。
南宋以来,杭州话多带“儿”音,如“筷子”则念做“筷儿”,且“儿”音较之现在的北方音更为厚重,又因“氽”与“川”同音,本是菜料皆成“片儿状”,于是 “片儿氽”就叫成了“片儿川” 。另有一说法:传说苏东坡在杭州当官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 。
倒笃菜、冬笋、肉丝,片儿川选用的这几样配料据说也是有讲究的 。将这三样材料切成片,然后在沸水中氽一下,据说这便是“片儿川”名字的由来 。
第四道:虾爆鳝面

特色美食来历介绍 杭州特色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文章插图


奎元馆还有另外一种面食也非常有名,那就是虾爆鳝面 。吃虾爆鳝体会的是江南小吃的清秀之美,"筋、滑、柔;鲜、香、咸;嫩、脆、爽虾爆鳝面讲究素油爆、荤油炒、麻油浇 。
荤油炒用猪油炒鳝片香味特别浓香,素油爆菜籽油滑虾仁段生保存了虾仁的鲜味,麻油浇做好的虾爆鳝面最后一定要淋上香油,增香提鲜 。等到上桌,面条细软白洁,鳝鱼黑黄油润,虾仁白嫩中透着淡淡的胭脂粉色,黑黄白粉,煞是好看 。据说当年金庸老先生到杭州,点名要吃这道面 。
第五道:南宋定胜糕
特色美食来历介绍 杭州特色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文章插图


南宋定胜糕始于宋代,千百年来一直为杭城人民所喜爱 。南宋定胜糕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定胜糕的颜色绯红,象征着战争的凯旋 。定胜糕的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腻,而且只要一块钱一份,是物美价廉的特色小吃 。
第六道: 葱包桧儿
特色美食来历介绍 杭州特色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文章插图


“葱包桧儿”是杭州特有风味的传统小吃 。传说望仙桥畔王二油煎饼店炸“油炸桧”出了名,一时众起仿效,油炸桧店林立杭城 。王二有时炸多了,一下子卖不出去,冷了又软又韧,味道不佳,更无人买 。
他对秦桧夫妇的心头之恨,还愤愤难平,就将冷油炸桧在热锅一烤,把烤熟的油炸桧同葱段卷入拌着甜面酱的春饼里,再用铁板压烤,烤到表皮呈金黄色,油炸桧“吱吱”发叫,王二方才解恨,他拿起来一吃,觉葱香可口,便取名叫“葱包桧儿”,一直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