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创业初期 王卫的创业之路( 二 )


从小经历家庭变故,饱受歧视的王卫,在高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了 。他扫过厕所,搬运过码头上的货物,后来在顺德印染厂的工作,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开端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香港服装厂为了节约成本,把工厂建设在大陆沿海地区,经常往返于两地的王卫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 。他省吃俭用,再加上从父亲那里借来的10万元,在香港太子兰街租赁了一个数百平方的办公室作为公司 。
1993年,那时的王卫才22岁,他亲自做派遣工,第一年,公司只有六个人 。这种用背包和拉杆箱运货的方式,被称为水货佬 。
随着经济发展,香港和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王卫用低于他人40%的价格,抢到了不少生意 。这使得顺丰就像一块海绵,快速吸收着快递市场无处不在的养分 。
很快,顺丰便以广东顺德为起点,将自己的触角延伸至广东各地 。1997年香港回归,26岁的王卫旗下的顺丰快递几乎垄断了香港与内地的通港快件 。据说在香港与内地的通港货运车中,十辆车里面有七辆是顺丰的 。
两年后顺丰以合作与加盟的方式,开始了新的征程,不过也出现了问题,很多顺丰加盟商以顺丰的招牌,给自己招揽客户和生意 。钱不仅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出现问题时,所有的指责都飘向了王卫 。在投诉电话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王卫决定终止这一模式,因为触动太多人利益,麻烦也不断 。
2002年,顶着巨大压力,王卫将加盟制改为直营制,并把总部搬到了深圳 。
2009年,民航总局正式发布公告,批准顺丰航空的运营 。顺丰一次性购买两架自家的飞机 。这也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飞机 。
2011年,顺丰的营业额达150亿,员工多达15万人 。虽然在营收上不是国内老大,但是论利润,品牌,技术,运营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顺丰利润41亿元,相当于四通一达的总利润 。支撑这高利润的,是因为顺丰的快递单价 。顺丰平均一个包裹的单价是23元,而全行业为7元 。用户之所以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是因为顺丰的安全和效率 。
在快递基础上,王卫也开展了其他领域,比如进军生鲜电商,开了嘿客门店,尝试无人机送单,不过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没弄出太大的浪花 。
2017年,顺风和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撕破脸皮,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王伟卫,而敌人的敌人也就是朋友,所以第一时间腾讯也站出来支持顺丰 。最终在国家邮政局的调解下,顺丰和菜鸟还是选择握手言和 。
10万元创业做到身家百亿,坐拥41架自家客机,马云两次约他都被拒,尽管王卫很低调,不过他却是最会赚钱的马云都敬佩的人 。
王卫的创业经历最初在顺德做印染,把样品寄到香港给客户看很困难,要较长时间,后试过在码头边求人帮忙捎样品到香港 。那时很多香港人都在广东设厂,都有这方面的需求 。为何不自己做快递呢?于是,王卫和别人联手在顺德创立了顺丰速运,背着背包、拉着拉杆箱每天奔波于香港和广东两地 。
九十年代初,经常往返于香港与大陆的王卫有时会受人之托,捎带货物出入境 。从父亲那里借到10万元资金后,22岁的王卫与几个伙伴合作成立了专送快件的公司,并于1993年3月2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注册成立了顺丰公司,创业初期公司只有6个人 。
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顺利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顺丰在深圳设立了自己的企业总部 。随后顺丰开始订立国内高端快递行业的定位 。
2003年,随着顺丰的队伍不断扩大,王卫把他的目光转向了天空 。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使顺丰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