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怎样的文章( 三 )


3、对象范围 。如《我熟悉的人》、《一个 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好 》等都是写别人的情况,即使文章写到“我”或他人,那也是处在陪衬的地位,是“配角” 。又如《我的同桌》、《我的同学》、《我的伙伴》三题虽然都可指同学,但三题的写作对象的范围由小到大,《我的同桌》对象基本上是唯一的(当然也可以写以前的同桌),而《我的伙伴》则既可指本校本班的同学,也可指邻校小朋友,还可指邻居小朋友等,范围要大得多 。
4、内容范围 。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 。如《一个难忘的事》必须写确实是令人难忘的事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就只能写亲身经历的,自己听到或看到的,还不能算亲身经历 。《 老师二三事》只能写老师的二件或三件事 。
5、数量范围 。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 。如《暑假中的一件事》、《一件难忘的事》、《这件事 》、《一个 的人》 。又如《学校生活中的一件事》和《学校生活二三事》,前者只能写一件事,而后者一定要二至三件事才能切题 。
其次,应该弄清题目要求写的重点,也就是关键部分,不少题目都有关键词,这个关键词通常叫做“题眼”,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 。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依次规定了体裁(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数量(一件)、内容(难忘的事),这三点要求中,主要的无疑是“难忘”,这就是题眼 。
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 。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 。又如《妈妈的“坏”脾气》,这个“坏”也是反语,实际上恰恰在说妈妈的某种好习惯,好作风 。
找“题眼”有一定规律 。如果题目是一句话 。“题眼”多数在回答“谁?什么?”的部分词语中 。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爱”,《爸爸笑了》的“笑”等 。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多数在前面,即修饰部分 。如《快乐的节日》的“快乐”,《可爱的金鱼》中的可爱 。《我喜爱的活动》中的“喜爱”等等 。当然,题目是变化无穷的,并不是都可以照这两种方法去找的 。如《我的同桌》这个题,实际上并没有规定中心内容,我们需要根据材料来确定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
第三,在审清题意后确定写作的体裁 。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像《一件难忘的事》、《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等,应采用记事的体裁;《我尊敬的人》、《好XX》则应采用写人的体裁;《我们的校园》则主要应采用写景的体裁,但也离不开人和事 。《可爱的金鱼》那就应采用状物的体裁 。日记,读后感等则大多在题目中表明 。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审题:首先对提供的半个作文题目加以分析理解,了解题目中有哪些规定,需要补充填写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之后比较,选材;最后要把整个作文题连起来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连贯,不妥当的地方还要加以修改 。我们在填写半个作文题时,要经过一番思考选择,让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在头脑中重现,选择印象最深的作为写作内容 。如《我爱XX》,题眼已经有了,是“爱”,至于爱谁,爱什么,需要根据自己熟悉的材料(人或事物)来确定,可以是“爱爸爸”、“爱老师”,也可以是“爱母校”、“爱读书”、“爱集邮”等等 。
(二)定好中心
1、中心要有意义的健康的 。一篇文章赞扬什么(或歌颂什么),批评什么(或揭露什么),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都应该使别人读了以后受到教育或启发 。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