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的职场996是什么意思 工作996是什么意思( 二 )


职场终究是人生活的空间,人文关怀同样是空间里的刚需 。客观来说,加班、熬夜,人们并不是不能接受,不能接受的是堂而皇之将这种规则合理化,塑造机器语境下的职场,造成个体意义的真空 。
好在,随着网络曝光的增多,职场人士维权意识提高,这种行为今年以来已经饱受批判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压榨式的职场生态可以逐渐改善,毕竟,人们的意识在觉醒 。在职场的诉求,除了工资以外,还有人之为人应有的轻松与愉悦 。
重建职场文化
此时,反“996”应该进入下半场 。在这个阶段,人们的关注点不只是具体的时长,而是对工作内容的科学衡量,对私人时间的足够尊重,对非压迫性职场文化的重新建构 。
很多时候“996”是被裹挟的效果:员工被其他员工裹挟,企业被其他企业裹挟 。别人都在加班我不加,那怎么打得赢?这也就渐渐形成了紧张的、如榨汁机一般的职场文化,人们在这里是被透支的 。
其实这还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力量,集体走出这种剧场效应 。反“996”不是职场人士自己的事,无论是劳动部门也好,司法机关也好,大众媒体也好,应当综合施策,保持治理的力道与批判的姿态,去整体性地打破这种“内卷” 。
那些在职场上被动不利的中年人,法律应当支持他们合法的权益诉求,相关部门应当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职场的位置 。而那些愿意接受“996”的年轻人,社会舆论也应该告诉他们:不要因为年轻,去接受不平等的规则 。
今年有一例判决颇受关注:上海一男子拒绝春节带电脑回家进而起诉公司的案例,最后法院判公司败诉,并赔偿违约金及加班费用共计19.4万元 。
这是个标志性意义的案例,它事实上在帮助我们塑造正常的职场认知,那些在公司眼里“不重要”的休息、娱乐、团圆,法律通过重新赋予价值,引导全社会尊重个体化、人性化的需求 。
再比如前不久,浪潮一子公司在办公区悬挂了几条美化加班的标语,什么“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大家加,才是真的加,加班真好”、“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被曝光后相关企业迅速就在网上被喷成了筛子 。事后,企业在集团内进行通报批评,并撤下了标语 。
这说明我们正在形成新的职场禁忌与文化,对于那些无视合法权利的鼓动与说教,人们很难再买账了 。人们的神经更敏感,去敦促职场变成该有的样子 。
总的来看,我们对于“996”已经进入了觉醒状态,在社会认知里这种工作模式已经不具备合法性 。但如何真正地去建设一个友善的职场空间,这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
我们应该有信心,方向已经很明确了,共识也已经达成了,接下来,考验的将是我们的耐心与决心 。
【现在说的职场996是什么意思 工作996是什么意思】我们应当有勇气去争取我们天然的权利——理想的工作,体面的生活,有选择的人生节奏,进而彻底告别“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