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我国哪里的特殊剧种 秦腔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三 )


  • 唱腔
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也就是以一个曲调为基调,通过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的变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 。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 。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 。秦腔用假嗓唱出,其中的拖腔必须归人"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这也是秦腔与其他地方戏曲不同的地方 。
秦腔的板式和彩腔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 。苦音腔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 。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明朗的感情 。
秦腔和其他的古老的剧种不一样,最主要依靠的是演唱者,因此在唱腔上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婉转大方,不过不论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其自然朴实的风格始终是贯穿其表现形式的特色之一 。
表演者在唱秦腔时往往是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备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
  • 音乐
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 。
秦腔的音乐伴奏也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 。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 。
  • 角色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生旦净丑,各有千秋 。”秦腔的角色体制有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
演唱时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做“唱乱弹” 。有人赞美秦腔是“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正是出于秦腔表演的特色 。
  • 乐器
秦腔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板胡,发音尖细清脆,极富节奏感 。
秦腔的伴奏分文场和武场 。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 。
  • 服饰脸谱
秦腔的服饰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律性的程式,尺寸的大小、质地的优劣、纹饰的选择 。色泽的浓淡以及各种颜色,都有着独特的寓意 。
比如服饰的宽、大、长、直代表文、富;短、小、窄、曲,代表武、贫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秦腔的类目也越来越多,服饰及装饰种类也会越来越多,这些细节也并非是一天就成形的,而是历朝历代的表演者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归纳总结而来的精髓,故现如今很多戏曲“老炮”一看到服饰就知道该角色的性格特征 。
秦腔是我国哪里的特殊剧种 秦腔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文章插图
独具特色的秦腔角色
秦腔脸谱绘制风格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三大脸谱系统,其特色古典独特,体系完整,且对国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秦腔脸谱,作为秦腔戏曲艺术的固有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一套完整体系,多年来一直保持 。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但又细腻、深刻,比起一些华而不实的表演,更多的是以情动人且表演富有夸张性 。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也是当年西安的一处热闹之处,达官贵人时常出入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