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最需要的七大教育( 二 )


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别人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 。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 。
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 。动作、说话少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的,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 。这种人也许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人定讨厌他 。
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 。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 。当代发现环境不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 。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 。
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 。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 。这是很难的决定 。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 。但是一牵涉到别人,你就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讲 。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难的地方 。
做人做事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着孩子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
5、生涯教育,孩子需要认识人生
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 。
“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着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童话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 。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另一个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 。
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对别人,他将很难识别的方向的成就 。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 。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 。
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 。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的胸襟 。
6、思想教育,孩子需要培养智慧
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传来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 。这种人,我们便说他缺乏智慧 。
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 。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 。
创意是智慧的表达 。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 。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 。但是,智慧大部分还是后天训练来的 。和语言的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练他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着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 。
训练孩子的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 。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
7、气质教育,孩子需要培养幽默感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 。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做是有幽默感的人 。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 。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像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 。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着陆,不致摔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