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压高多少要吃药( 四 )


作为一种慢性病 , 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短期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概率较低 , 因此需要大宗病例和历时多年的临床试验才能有足够的统计学把握度来确认这些“硬终点”是否减少 。已有临床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抗高血压治疗后患者血压的下降与心血管事件的减少有良好的相关性 , 因此目前将治疗后的血压下降作为抗高血压治疗有效性的“替代指标” 。
改善生活方式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血压) , 并应贯彻于高血压防治的全过程 。主要措施包括:减少钠盐摄入(WHO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5g) , 增加钾盐摄入;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 , 少吃动物脂肪);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 , 重度肥胖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减肥);戒烟;限制饮酒;体育运动(中等以下强度 , 每周3~5次 , 每次30分钟);减轻精神压力 , 保持心理平衡 。
慢性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手段 。在开始药物治疗前 , 首先要对临床发现血压增高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评估 , 包括:
【下压高多少要吃药】1、血压升高的持续时间(是持续增高还是受到临时因素的影响而增高)及其增高程度 , 如患者已经在服用降压药 , 还要考虑药物的影响;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确定有无靶器官损害及其程度;4、识别有无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远期心、脑、肾等事件的其他危险因素及疾病存在 。据此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作出全面评估(即危险分层) 。
目前认为 ,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启动与否应当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而不是仅凭患者的血压水平)来决定 。这是因为治疗高血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而不仅仅为了控制血压 。因此 , 主张:①、对危险分层为高危、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 , 一旦确诊 , 应立即开始降压治疗 , 同时对并存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
所有3级高血压患者(不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 以及伴有≥3个高血压以外的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临床合并症或合并糖尿病的1、2级高血压患者 。②、对危险分层为中危的高血压患者 , 应先对其血压进行数周观察 , 并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 , 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包括:
1、2级高血压患者中无其他危险因素或仅有1~2个其他危险因素者 。③对危险分层为低危的高血压患者 , 应先对患者进行较长时间(如3~6个月)的观察、反复测量血压 , 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 , 然后决定是否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包括:
1、2级高血压患者中无其他危险因素或仅有1~2个其他危险因素者 。
关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降压治疗应达到的目标血压水平 , 由于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之间呈连续性相关 , 因此并没有最低血压阈值的存在 。根据现有临床试验的证据 , 从治疗得益(减少硬终点)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 , 目前将普通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定为140/90mmHg以下 , 伴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定为130/80mmHg以下 , 老年人收缩压定为150mmHg以下 , 如能耐受 , 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
在整体上 ,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是降低高血压人群心血管事件的最主要途径;在个体治疗方案的制定上 , 应当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和对降压治疗的耐受性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