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什么时候会好( 二 )


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治疗突发性耳聋主要采取扩血管的方法,以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有时还需要应用抗凝剂、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 。早期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治疗中也是有益的,它可以减轻毛细胞的水肿及炎性损害,早日恢复毛细胞正常的功能 。常用的方法还包括高压氧治疗 。由于多数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明,因此没有一种方法是特效的,只有综合治疗,才能起到确切的疗效 。
突发性耳聋应作为急症处理 。病情超过两个月,听力的程度随着毛细胞的死亡而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且往往遗留下难以治愈的令人烦恼的耳鸣,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治,在发病的一个月内治疗的效果最佳,而治疗应该在正规的治疗方案下坚持20天左右 。仅仅依赖口服一些药物是不够的,应联合静脉用药 。
一些患者因为工作繁忙,一边口服药物治疗一边上班,这样无法保证休息和调整情绪,不脱离繁忙的工作,无助于疾病的治疗 。
有少数病例虽经正规治疗,仍无明显疗效,这多数发生在一下子听力全部损失,伴有眩晕或合并有糖尿病的情况下 。如果经过正规的治疗仍无效,须进行中内耳的CT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的可能,再根据听力的损伤程度,选择适当的助听康复手段 。
如果一侧耳聋未愈,应该重视保护对侧耳的听力,具体的措施有三个方面,即慎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等氨基甙类药物;远离强烈的噪声和爆竹声;预防感冒,防治中耳炎等疾病 。
4.治疗突发性耳聋一般见效时间
应中西医结合治疗,且西医治疗方法为主 。是否起效与起效时间并不一定,而是与“是否早期及时用药”以及“是否在医生指导下正规用药”有关 。
一般来说,如果早期规范治疗,用药两个星期左右就会起效 。
到达60分贝比较严重,属于中度耳聋 。治疗后如果达到25分贝-30分贝,属于恢复,并且可以说效果比较理想 。
1.概念:
你耳鸣伴有听力下降,发生“突发性耳聋”可能性大 。突发性耳聋患者往往事先并无任何不适,亦未发现任何疾病,却常在睡眠醒来或某些场合下,突然发生听力障碍,表现为耳聋、耳鸣,甚至伴有眩晕症状 。我们将这种不明原因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统称为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实际上是耳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
此种耳聋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下降到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八对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 。近年来,由于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多发生于中年人,过去认为女性多见,但近年来的临床患病率统计表明,在性别上无多大差异 。突发性耳聋发病前并无明显的自觉病因,少数人发生于轻度或中度感冒、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之后 。
多数发生于一侧耳 。其耳鸣表现为高音调耳鸣声,多为持续性,耳鸣可在听力下降前或下降后,也可能同时出现 。突发性耳聋经治疗后,听力提高后耳鸣症状可长期不消失 。
2.病因:
“肾虚导致耳鸣耳聋”是中医的说法 。
按照西医的观点,根据临床推测,突发性耳聋、耳鸣的发生与下列两种情况有关:
(1)与内耳供血障碍有关: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迷路动脉,迷路动脉是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小脑下后动脉或小脑下浅动脉,或直接从基底动脉分出 。迷路动脉虽然可以通过鼓岬和骨半规管上的裂隙与颈内、颈外动脉的分支相交通,但这些吻合支均甚纤细,所以迷路动脉基本上是供应内耳血液的唯一动脉 。加之椎-基底动脉-迷路动脉系统常常出现解剖变异,这就更增加了内耳供血系统的脆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