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育儿方法 你戳中了几个( 二 )


“教无定法”,只要适合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好方法都应该给予肯定,不能将孩子摔倒不去扶与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划上等号 。
边黎:当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尽量去扶孩子一把,因为这能对他们起到抚慰作用 。家长的抚慰会让他们长大后逐渐具备自我抚慰功能 。当孩子大一些时,再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 。大家都把扶还是不扶当做讨论的焦点,其实扶不扶不是最重要的,你给孩子传达怎样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
如果你一边扶孩子,一边骂孩子笨、嘲笑他不会看路等,那只会强化孩子内心因跌倒而产生羞耻感 。如果你不扶,但是在一旁温柔地鼓励孩子爬起来,并为他克服困难感到骄傲,同样能让他收获到成长的快乐 。
你真棒 到底棒在哪儿
现象: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需要夸奖,于是猛夸孩子“你真棒” 。孩子不管做什么都能换来“你真棒” 。有时候孩子甚至什么也不做时,也被家长夸赞“你真棒” 。
专家这么看:
夏玉华:我认为,家长的表扬夸奖必须实事求是 。也就是说,孩子做了好事,有了进步,取得了成绩时,一定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会懂得付出努力才会得到认可,得到认可是快乐的事 。但是,不合适宜的夸奖容易导致孩子的虚荣心,只愿意听表扬的话,听不得批评指责,会消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爸妈更不能在孩子什么也不做或做错了事情时,随意把“你真棒”当成口头语赐给孩子,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不辨是非,不求进取,不负责任,久之,会影响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 。
吴纯(家庭教育指导师):家长的夸奖最好对事不对人 。在夸奖孩子时说得越细越好,而不是统统只用一句“你真棒”来概括 。比如,孩子在画画时,你可以说:“宝宝,你将这两条线画得很直,太棒了 。”“你画得太逼真了,小鸡就像真的一样 。”这样具体的夸奖,会有一种指向性,让宝宝明白爸爸妈妈到底在夸他什么 。如果宝宝每天听到的都是“你真棒”“你真棒”,这种激励教育的魔力很快就会消失 。
边黎:很多家长忽视了婴儿期的亲密关系对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性 。其实,当小宝宝出生后,他会主动去寻找妈妈的目光 。如果妈妈能够感受到婴儿的这种需求,多与宝宝进行眼神交流,会有利于他成长为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 。
“很奇怪,很多妈妈对孩子的哭声无动于衷,因为她可能刚刚接触了一种育儿理论 。”吴纯表示,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育儿行为陷入“照书养孩子”的模式,缺乏对孩子的密切观察,缺乏对孩子独特个性的准确判断 。母爱的细腻与体贴在各种观念的冲刷与摇摆中丧失殆尽 。“或者说,很多人太迷信于从外界寻找答案,而对于来自于天性的反应缺乏应有的自信 。”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无心顾及孩子教育 。这种情况下,断章取义、不求甚解就更在情理之中了 。
边黎表示,这不是说育儿观念没有用 。学习育儿知识,对于家长了解儿童世界非常有帮助,但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用心感悟,去体会育儿理论背后想传达的理念,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养孩子 。正如很多家长机械地对孩子说“你真棒”,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育儿书上写了,所以必须要说 。
反思二:
被忽视的无意识教育
在大家的印象中,重视教育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但在接诊大量的问题孩子后,边黎发现,父母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教育来自于无意识,它与父母本身的人格密切相关,与父母怎么做事有关 。这与言传不如身教是一个道理 。
很多妈妈重视教育,但依然会养出问题孩子,因为她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或者她本身就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无意中给孩子传达了过多负能量 。有时候,父母的一声叹息、一个眼神,可能比他们的一番话、一顿打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