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父母如何让避免那些吃力不讨好的沟通方式( 二 )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 , 一般情况下 , 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 , 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 , 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 。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 , 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 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 , 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 , 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 , 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另一种情况就是 , 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 , 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 , 焦虑 , 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 , 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 。这种毫无效能的沟通 , 不但解决不了问题 , 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 , 出现逆反和抵触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 , 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 , 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 , 我要买活动铅笔 。”“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 。”“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 , 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 , 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
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 , 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 , 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 , 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 , 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专家提示: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 , 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 。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 , 但从长远来说 , 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 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 。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 , 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 , 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 。而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 , 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
(编辑:苗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