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理性对付宝宝天性?( 二 )


父母平时对孩子过于溺爱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会使他们缺乏约束,不懂礼貌,在长辈面前我行我素,而父母又未能及时纠正其这种行为 。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形成,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
父母自己以身作则不够 。父母平时在家中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老人不尊重,往往为一些小事与家人发生口角,这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顶嘴的习惯,就应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 。此时家长应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想什么,喜欢什么 。多与孩子沟通,就可以减少冲突的发生 。随着孩子的长大,其独立性逐渐显露,这时如果父母事无巨细地什么都管,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
父母应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尊重他们的意见,循循诱导 。与孩子有关的事,家长要与孩子商量后再做出决定,那样孩子就会乐意接受 。此外,父母事事处处应以身作则 。倘若父母为人处事和和气气,尊重长辈,便可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也会听从父母的教导而不再顶嘴 。


妈妈理性对付宝宝天性?
培养天才的起点,激发兴趣



培养天才的起点,激发兴趣
日本的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 。”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对小儿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小儿兴趣的培养,在孩子的许多兴趣刚刚萌芽时便将它无情地扼杀了 。其实,幼儿只要智力正常,极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 。因此,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小开始积极引发、培养孩子的兴趣 。
最初的兴趣
最开始引起幼儿兴趣的往往是与他的生存有关的,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快感的事物 。如:可口的食物,适度的光亮,宜人的温度,对皮肤轻柔和抚摩等,这些能直接使人愉悦的外界刺激,都能引起婴儿的兴趣 。
兴趣的发展
随着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孩子会对一些与愉悦刺激有关的事物或经验,以及能引起他联想的事物产生兴趣 。如:幼儿喜欢玩玩具,当他知道有些玩具是可能用手工制作的,他便会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 。
兴趣的选择
孩子对具体事物或经验的兴趣,可能会随孩子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增强而发展成对某类事物或经验的兴趣 。比如:孩子开始可能只对听故事有兴趣,后来逐步发展到对故事书产生兴趣,进而将兴趣扩展到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乃至文学创作的兴趣方面 。
事实研究表明,孩子童年时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 。孩子对某事物的深厚兴趣,往往会成为他在该方面取得成功的先导 。
父母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
一、为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创造条件
孩子的兴趣往往是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父母要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泳参观,带孩子观看各种竞技表演和比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让孩子广泛接触社会,全面了解生活,为孩子接触各种事物提供机会,以此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
二、发展孩子已有的兴趣
父母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孩子已有的兴趣,并采取有效措施去引导和发展孩子的兴趣 。父母可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学习,提问让孩子思考,给孩子提供有关的知识信息,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等 。例如,父母发现孩子对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发生时表现出兴趣,就可以给孩子讲有关的神话传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并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孩子理解,让孩子闻其未闻、见其未见,激发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去注意其他自然现象,教他新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其兴趣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