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什么?多家银行出手收紧贵金属业务 负油价“黑天鹅”事件影响有多大( 二 )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进行收紧调整?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其实是金融机构防范市场波动风险的表现 。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向采访人员指出,4月以来,海外市场走势整体较为“反常”,并且近段全球疫情走势反复,各国政策出现分化,美国通胀预期分歧难弥合,地缘政治此起彼伏等,预示外盘贵金属波动性可能加剧,金融机构收紧账户贵金属投资业务,降低贵金属投资风险敞口 。
亦有市场分析人士告诉采访人员,现在银行纷纷跟进调整其实都是在规避风险,主要还是出于对风险跟避险责任的考虑 。另外,疫情好转,美国经济开始恢复,美债收益率上升,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美元指数增强,对黄金的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提高相关产品的投资门槛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避免其在波动的经济环境下造成损失” 。
具体来说,银行此举是在落实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义务 。“市场风险处在动态变化中,对于外盘期货类业务波动性往往较大,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评级,确保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承受力更匹配 。”周茂华提到,银行此举也有助于降低未来潜在的一些投资纠纷,维护自身市场声誉 。
周茂华进一步分析道,从一些案例看,银行开展外盘业务风险可能面临几方面风险:一是市场风险,外盘波动的市场风险,尤其是商品期货类业务波动性相对更大;二是监管和声誉风险,为“拉客户”也可能导致部分银行为有效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以及由此可能引起投资者纠纷,导致机构市场声誉受损;三是信息系统稳定性及交易员操作风险等 。
负油价“黑天鹅”事件即满一周年
距离去年美国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跌入“负值”事件也即满一周年 。从业内人士的直观感受来看,不论是监管部门强化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还是机构的警惕性上都有明显的变化 。
“‘黑天鹅’事件是挺吓人的,作为银行来说,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某大行资深从业人士向采访人员坦言,一旦碰上这种情况,不管是个人经济还是社会影响层面,银行都要承担许多责任,“所以现在就比较小心,相关风险防范的很紧” 。周茂华也表示,近几个月陆续银行收紧相关外盘业务,本身说明机构对类似业务潜在风险的警惕性明显提升 。
有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内账户贵金属新客户的开立重启相对较难,部分银行也将对个人账户交易业务进行收缩 。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银行方面都承受了一定的损失 。“我国银行参与国际期货交易的经验和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银行在相关产品的设计中都亟待进步 。”有资深银行从业人士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与此同时,“原油宝”事件对国内投资者教育也应有所警醒 。
从字面理解来看,“投资者教育”是指机构、部门等对个人投资者传播投资知识、经验等,但投资者教育也是投资者自我学习、摸索、完善的过程,也是个人投资者心态、经验、理念不断成熟的过程,但具备相关优势的机构基本要求是要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 。周茂华预判,在贵金属市场行情明朗前,短期内机构对该业务将继续保持谨慎,且大行具有示范效应,后续不排除会有一些银行跟进,但并不意味着机构会彻底关闭此类业务 。
“对国内投资者整体影响有限,一方面,国内银行并未完全关闭此类业务窗口;另一方面,国内期货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无论交易规模、市场活跃度,还是交易品种丰富等,市场广深度显著增强 。”周茂华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