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聊聊中国式父母的自私( 二 )


二、时间上的自私
有一句关于教育的经典: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
世上只有妈妈好!从怀上孩子的那天起 , 妈妈们就全身心寄托在孩子身上 。 她们接送孩子上学、上培训班 , 陪伴孩子做功课 , 甚至牺牲事业成为“全职妈妈” , 为给孩子节约时间 , 在学校附近买房租房陪伴左右 。
时间上的自私 , 专属于中国式的爸爸们 。 他们对“养不教 , 父之过”无感 , 对家庭责任的理解就是努力挣钱 。 面对妻儿的抱怨时 , 爸爸们往往觉得自己受了很大委屈 , “我在外面辛苦打拼 , 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中国社会人情复杂、应酬多 , 这是事实 。 但是再忙 , 能忙过奥巴马?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 , 奥总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 。 当选总统后 , 他教两个女儿学游泳 , 带她们去游乐园 , 作为“好闺蜜”耐心地听她们讲烦心事......
母亲节,聊聊中国式父母的自私
文章图片
原始社会中 , 孩子们跟着父亲出门打猎、逐步探索世界 。 作为精神支柱的父爱对于孩子的事业成功至关重要 , 外柔内刚的母爱则有关孩子的人生幸福 。 孩子的健康成长 , 父爱母爱都不可或缺 。
父爱在家庭的缺失 , 使得许多妈妈被迫扛起了父亲的角色 。 这种角色错位几乎必然导致严重后果 , 妈妈们变得越来越焦虑 , 耐心越来越差 , 控制欲越来越强 。 而强势的妈妈 , 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的心理成长都是不利的 。 强势的妈妈 , 通常会造成女儿同样强势 , 儿子性格懦弱 。
妈妈们在时间上的过度投入 , 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 陪伴孩子做作业 , 会妨碍孩子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 全职妈妈的价值 , 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 幼年孩子 , 对妈妈有着强烈的情感依赖和生活依赖;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 , 因为没有事业 , 全职妈妈在孩子心目中将逐步失去尊重感 。
角色互补、均衡投入的父爱母爱组合 , 有效陪伴而不是过度介入 , 才是孩子的福音 。
三、金钱上的自私
女儿学习不努力 , 中考成绩比当地的重点高中录取线低了五分 , 害得王女士多花了12万元 。 比掏出真金白银更痛苦的是 , 她担心三年后 , 女儿是否还会让她以更不菲的代价搞定一个大学 。
为了触动女儿的神经 , 交费的当天早上 , 王女士“现场办公” 。 她将10万元摊在桌子上 , 细说构成:相关人士的2.5万元感谢费+实际就读学校的6万元借读费+实际录取学校的1.5万元学籍费 。 加上先期支付的1万元介绍费和1万元应酬费 , 结论是:一分值2.4万元 。 女儿 , 终于泪如雨下 。
母亲节,聊聊中国式父母的自私
文章图片
在金钱相关问题上 , 为数不少的家长是个矛盾体 。 一方面 , 绝对无私 , 在生活、学业、文体特长培养等任何方面为孩子提供尽可能最好的一切 , 甚至许多草根家长也节衣缩食把孩子当作“富二代”养 。 百年后的家产 , 毫无疑问百分之百是留给孩子的 。 另一方面 , 他们不可思议的“吝啬” , 时刻不忘提醒孩子 , 我们给你报课外培训班花了多少钱 , 这双耐克鞋花了多少钱......
家长在金钱问题上做文章 , 企图借此让孩子产生负疚感 , 继而转化为学习动力 。 事实上 , 这种做法压抑孩子的人性 , 不可避免地破坏亲子关系 。 退一步讲 , 即使能起到驱动孩子努力学习的作用 , 但这种作用一定是短期 , 自我驱动的求知欲才是孩子长期努力学习的唯一源泉 。
孩子是被动来到这个世界的 , 培养孩子是家长不可推卸不可打折的责任和义务 。 在家庭财力范围内 , 对于任何合情合理的开支 , 父母理当不设任何附加条件 , 不做任何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