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那么冠冕堂皇什么意思 冠冕堂皇什么意思解释( 四 )


后来 , “九流”被用来代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 在“九流”中 , 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
事实上 , “三教”和“九流”的名称 , 在最初并不含有贬义 , 只不过是对不同人群的概称而已 。
自唐人撰《春秋谷梁序》中 , 把“九流”和“异端”并列后 , 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 , 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 , 从此含有贬义了 。

说的那么冠冕堂皇什么意思 冠冕堂皇什么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万岁”原本不是指皇帝
在看历史剧时 , 经常会看到皇帝早朝的场面 。但见文武众臣跪下 , 连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
所以人们常把“万岁”与皇帝联系起来 , 认为“万岁”就是皇帝 , 皇帝就是“万岁爷” 。其实 , 这是一种误解 ,  “万岁”一词的产生与皇帝并没有多大关系 。
西周时期 , 尚无“万岁”一词 , 但有“万年无疆”、“万寿”的记载 , 它并不是专对天子的赞称 , 仅仅是一种行文的款式 , 也可以刻在铸鼎上 。
从战国到汉武帝之前 , “万岁”这个词时常出现 , 但并非是帝王专用 , 可分两类:其一说死期 , 如刘邦定都关中后 , 曾说:“吾虽都关中 , 万岁后 , 吾魂魄犹乐思沛 。”
其二表示欢呼 , 如楚汉争霸时 , 项羽放回刘邦的家眷时 , 汉军也曾“高呼万岁” 。
至汉武帝时 ,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万岁”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 。
从此 , “万岁”成了皇帝的代名词 , 只有对皇帝才称“万岁” 。
而历史剧中朝拜皇帝的场面 , 也和史实不符 。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 , 武帝登临嵩山 , 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 。其实这很可能是山中回音 , 可是统治者却视作“祥瑞” , 把“山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 , 称做“山呼” 。
《元史·礼乐志》里对“山呼”的仪式有更详细的记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 , 掌管朝见的司仪官高喊“山呼” , 众臣叩头并应和说:“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 , 臣子还得像前次一样 。
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再叩头 , 应和说:“万万岁!”
如此可见 ,  “万岁”原本不是指皇帝 , 而“山呼万岁”也非“三呼万岁” 。
说的那么冠冕堂皇什么意思 冠冕堂皇什么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长袖善舞”不跳舞
水袖是演员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 , 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 。
但是 , 我们绝不能把戏曲演员精湛的水袖表演称之为“长袖善舞” 。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 , 原句为“长袖善舞 , 多钱善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