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换外屏风险大吗 手机外屏碎了多少钱修( 二 )


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的外屏裂了后送到售后网点去维修,花了1279元,谁知修好后,指纹解锁和SIM卡都无法正常使用了 。“听说是维修师傅在换屏过程中把手机内部的元器件弄坏了,还需要更换更多的东西!就跟我买的车,挡风玻璃碎了换块玻璃,你维修的把发动机弄坏了,现在要给我换个发动机,我能同意?!”
还有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手机送去维修,更换了某零件,花了150元,价格不算高 。但回来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一零件时而还会发生问题 。再去另一店铺时,对方表示,更换的所谓官方配件,就是个杂牌配件,最多价值50元,此外,手机内的原装电池也被人掉包了 。
此前,一份消保部门的调查就显示,18家被暗访的手机维修商铺中有10家存在“小病大修、没病找病”问题,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
支招
一般轻摔不必换主板
消费者要选择正规店铺
极客修的联合创始人吴博士生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手机维修目前有大概三种方式,一是品牌厂家的官方授权维修店,它们可信度高,但是价格贵,并且覆盖面比较小,很多城市或者区域没有线下店;二是常见的线下个体维修店,这种维修店基本是不受制约的,价格、配件质量、服务流程都不透明,没有保障,这种是最容易导致投诉的;三是互联网维修平台,价格比官方便宜,服务比小店正规透明 。
他认为,手机维修行业痛点很多:官方售后价格贵,维修需到店不方便;第三方维修由于价格、配件、服务过程等不透明,甚至有些服务商家存在很多坑蒙拐骗行为,导致用户感受很不好 。
“说白了,这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欺负消费者不懂来漫天要价 。”手机行业分析师杨群表示,目前不少手机售后服务网点表面上都根据国家“三包”的规定对手机维修服务实行了明码标价,但是在实际服务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利用消费者对于手机技术的不了解来“小题大做”,将小毛病说成为大问题,从而赚取高额的维修利润 。“这种做法的隐蔽性很强,比虚报价格更难于监管,对消费者的伤害更大 。”
那么,消费者在维修手机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拥有多年维修手机经验的杏师傅对北青报采访人员透露,拆机分很多种情况,比如来的时候还能开机,就是照不了相,其他各项功能都是正常的,那么一般是不会有什么猫腻的 。但假如说消费者的手机完全无法操作,包括触控失灵、不开机等情况,那么就很容易给维修人员一些操作的空间 。“比如不能开机,那他先给你换上一个坏的屏幕、坏的摄像头,给你检测问题 。然后主板修开机了以后,他会先给你报是这个主板有问题,因为装上他的屏幕也不亮嘛,所以确定是你的主板的问题 。修完后,发现你的屏幕依旧不能点亮,那么他可能会说,你的屏幕和摄像头还有问题 。这样的话,消费者就被带入了层层的陷阱中 。”
杏师傅说:“如果是触控不灵,大多数是屏幕的问题,主板屏幕之间有可能烧了,但正常使用是很少遇到这种情况的 。有的消费者本来可以正常开机,但在维修后反而无法开机了,这种情况在重摔导致虚焊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的,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
本组文/本报采访人员 温婧
统筹/余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