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院」全职奶爸的和解式育儿经大放送!( 二 )


因此边界感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是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调整变化的 。
作为家长 , 什么样的行为合适 , 是由道德观念规束着我们的 , 但是孩子就很少有道德观念 , 这个时候怎么去建立边界就很考验我们 。
我们自己要有一个底线思维 , 做好底线 , 其他就可以比较自由 。 基本的规则 , 健康的安全的都可以做 。 吃东西 , 想吃任何东西都可以去尝试 。 但是牢记不让他去碰不该碰的东西 。
例如喝可乐就是被禁止的 , 因为孩子对甜食没有抵抗力 , 喝甜的饮料会上瘾 , 而且里面一些添加剂对身体不好 , 孩子很难代谢 , 对他们很不安全 。 但吃冰淇淋可以 , 因为孩子不一定会吃很多 , 同时很难上瘾 。
其次 , 规则建立是要有弹性的 。 规则核心是大人订立的 , 但其他一些细节是孩子与家长共创的 , 共创才能遵守 。 不需要精细化养孩子 , 订立基本的原则才能让他明白什么是原则 , 如果给他太多条条框框 , 反而使他失去了思考的弹性 。
对建立橡果的边界感 , 橡果爸爸分享了一个简单的经验:
我们带他出去玩 , 最强的一个边界感 , 就是不能离开我的视线 。 出去玩他跑再远 , 也会回头看看我 , 确定在我的视线里 。 有的孩子跑得远 , 不在你的视线范围里 , 不仅你会担心 , 孩子也没有安全感 。 但如果我们在彼此的视线范围之内 , 进行一个他不可以离开你的视线的确立 , 他就会慢慢的去遵守 。
在规则内 , 实现电子产品自由
有一些家长比较极端 , 杜绝孩子接触所有的电子产品 , 当然这种家长的观点也值得尊重 。
但是我们生活在电子化时代 , 这些孩子可以被我们称为原住民 , 他们自出生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中 。 而我们去剥夺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 通过其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权力的话 , 是有待商榷的 。
关键不是在于他们能不能用电子产品 , 能用多久 , 而是说我们要去建立一个边界 , 一个规则 , 让他安全、健康地使用电子产品 。
「家长学院」全职奶爸的和解式育儿经大放送!
文章图片
就像是橡果 , 在他两岁之前 , 他都是只能被动地去看 , 有一些黑白的视频是可以锻炼他的视觉的;两岁以后才能够碰屏幕 , 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则 , 要去保持 。
橡果的iPad里就有30多个游戏 , 但是有一个规则就是他只可以玩4岁+的游戏 , 还有就是他玩的时长一开始是20分钟 , 后来他想要加到25分钟 , 我们也同意了 , 但是会去计时 , 25分钟到了就会提醒他 , 他应该把iPad关掉 , 要花十几二十分钟休息一下眼睛 , 这是保护他的视力 。 其实保护视力关键需要在户外运动 , 现在也是因为疫情原因 , 可能受到一些限制 。
橡果三岁之前 , 每天会保证他有三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 如果我们保证了户外活动的时间 , 这个视力的问题就不用太多去顾虑 。 更多时候孩子视力受损不是因为他看屏幕时间过长 , 而是他没有接受户外充足的阳光而造成的 。
如果说你保证他使用iPad的时间有一个范围 , 在内容上有一个控制 ,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也就是相对自由的了 。
关于电子产品成瘾这个问题 , 他也分享了一个理念:
如果一个孩子在以前没有接触过电子产品 , 那他在上初中或者离开他的监护人 , 有他自己相对自由、独立的时间之后再接触电子产品 , 他会更容易成瘾 。 因为他从小没有接触过这种游戏的反馈 , 我自己也在设计一些游戏化的课程 , 会发现游戏的成就感会带给孩子一些非常有利的反馈 , 他肯定会把他的身心投入进去 。 但问题就是他身边没有监护人 , 从前也没接触过 , 孩子就会迅速地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放到电子产品上 , 因此禁止他接触电子产品反而会成为一个负面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