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入园焦虑”,我想我做对了这3件事( 二 )


, 现在回想 , 那个时候的一宝不仅是年龄小的原因 , 更是安全感的不足 , 因为那段时间大家都比较忙 , 我们潜意识中一直在往外推她 , 又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安抚她的情绪 , 导致那半个多月里 , 给一宝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 每次出去 , 只要往早托机构的方向走 , 她都会反抗:“我不去幼儿园!”
我当时特别心疼一宝 , 每次我都会抱起她 , 告诉她:“妈妈现在不会送你去了 , 等你长大一点 , 想去了再去 , 好不好?”然后一宝的情绪就会好很多 。 从那以后 , 我开始特别重视一宝安全感的建立 。
比如在家的时候 , 一宝叫我 , 我都是第一时间答应 , 即使她只是想叫我一声 , 并没有什么事情我也会很温柔地回应 , 这个促成现在的效应是 , 一宝只要听见我叫她 , 她也会第一时间答应我;一宝哭了 , 我会主动去抱她 , 安抚她 , 即使当时我很生气 , 但不超过2分钟 , 我一定会去安慰她 , 因为我清楚孩子
三层大脑
的发育并不完善 , 同时我会试着去帮助她表达自己当下的情绪;还有我从来不会说妈妈不要你了!妈妈不喜欢你了!你再惹妈妈生气 , 你就走吧!类似这样的话 , 我会告诉她:“不管你什么样子 , 爸爸妈妈都爱你!”等等......
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事情 , 但我相信对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很有帮助的 。
安全感的建立就藏在这些细节中 , 需要我们大人更用心地觉察

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一定要带着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 在这之前 , 我们带着一宝去过两次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 , 就是一上午的那种 , 孩子玩会就回家了 , 所以一宝在这个过程中 , 是对这个幼儿园是有一定的向往的 , 也是熟悉的 , 虽然最开始并不知道要自己在幼儿园一整天 , 但她心里是喜欢幼儿园的环境的 。
面对“入园焦虑”,我想我做对了这3件事
文章图片
strength&ability
掌控感
这一部分 , 我想更多地从孩子
能力掌握方面
去解释 。
1、从孩子第一次摔倒 , 我就没有很着急地去抱她 , 在我判断了环境安全后 , 我会用很轻松的语气说:“宝贝 , 你怎么摔倒了呀 , 是你不小心吗?你自己起来吧!”慢慢的她自己对摔倒有了一定的判断 , 如果不严重 , 自己就爬起来 , 继续玩了 。 这样如果她哭了 , 我们就知道一定是摔疼了 , 然后会及时地抱起来安抚她 。
还有因为一宝在同级孩子中 , 年龄属于大的 , 所以在即将上幼儿园之前 , 我们就开始给她灌输要帮助小弟弟小妹妹 , 如果有小弟弟小妹妹哭了 , 可以去抱抱他们 , 哄哄他们 , 虽然后面验证一宝并没有这样做 , 但老师反馈的是 , 别人哭根本没影响到一宝继续玩 。 也许她心里明白 , 小弟弟小妹妹哭是因为太小了 , 而自己要比他们大 。
类似这样的行为应对 , 她的
身心是准备好的

2、
生活方面
, 其实这方面培养得不算很好的 , 但自己上厕所、擦屁股、自己吃饭、洗手的能力是具备的 , 就是比同龄的可能要差一下 , 吃饭这块 , 大人包办的还是偏多了 。
包括中午午休的习惯养成的是非常好的 , 自己闭着眼睛 , 一会就睡着了 。 在家里奶奶就跟我说 , 中午会自己上床 , 奶奶去洗碗 , 回来看的时候 , 基本都是睡着的状态 。
3、
社交方面

最重要的是轮流策略的习得
, 以前的一宝 , 去小区里玩 , 比如想玩跷跷板 , 就想立马就玩 , 如果有别的小朋友在玩 , 她会大哭 , 自从在一次复训时 , 听到了这一点 , 我就很特意的去传输这种观念 , 现在的一宝已经很擅长这个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