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到“五不惯”和“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三 )


文章图片
三不管 , 孩子将来更优秀
1、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 不管
孩子人生的路 , 只能靠自己 。
所以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 就要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 , 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
父母做到“五不惯”和“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请帮助我独立完成
” , 这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要求 。
蒙台梭利博士说 , “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 , 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 。 ”
在蒙氏幼儿园 , 我们常常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 教室中很多工作材料也都是取之于家庭中常见的真实事物 。
这些材料按照孩子使用的尺寸大小定制 , 微缩到适合孩子自主使用 。
父母做到“五不惯”和“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孩子通过自己独立做事情 , 掌握了抓、捏、剪、穿脱衣服、擦桌子等基本的自理能力 。
经过练习 ,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形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劳动观念 , 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 , 就应该让他们去做 , 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 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 ”
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 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 孩子才会成长 。
父母做到“五不惯”和“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2、孩子该经受的挫折 , 不管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 , 但爱的本质、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和满足 , 更不是迁就 。
要知道 , 孩子成长路上难免磕磕碰碰 , 父母要是帮助孩子排除一切障碍;
无疑剥夺了孩子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 , 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 自然也会随之退化 。
如果一个孩子 , 在成长的路上 , 只能接受快乐 , 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 , 问题是很严重的 。
很多孩子 , 因为一点点小事不如意 , 到处发脾气 , 遇到一点挫折 , 就萎靡不振 。
父母做到“五不惯”和“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当孩子3岁之后 , 就可以让孩子体验挫折感 , 孩子能承受的一些事情 , 就不要惯着他 。
比如 , 积木歪到了 , 发脾气、哭闹;游戏输了 , 就再也不玩了…
如此这样的情景 , 作为家长一定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 , 他能承受的挫折 , 就不要管 。
3、孩子自己能做的选择 , 不管
有时候 , 孩子没有主见 , 缺乏自主性 , 主要的原因在于家长太过“能干” 。
父母做到“五不惯”和“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什么事情都替孩子计划好 , 小到日常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零食 , 大到报辅导班、兴趣班 , 完全由家长一手操控 。
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 , 走一些弯路 , 替孩子做打算 , 本意是好的 。
但路毕竟还得靠孩子自己来走 , 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 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
只要孩子选择的大方向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 家长应当适当放手 ,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
父母做到“五不惯”和“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父母爱孩子 , 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
只是 , 很多时候 , 父母爱得太深、爱得太急 , 恨不得为孩子铺好一生的道路 , 让他一步走完 。
却忘记了 , 宽容过头是纵容 , 宠爱过头是溺爱 。
父母做到“五不惯”和“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