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二 )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文章图片
一群小家伙玩闹 , 摔跤跌跟头在所难免 , 别的小伙伴哭着窝在妈妈怀里求安慰时 , 斌斌却被爸爸拉到一边训话:
“不许哭!你是男子汉 , 男子汉哭什么哭?把眼泪擦了!”
如果斌斌不照做 , 爸爸就会很生气 , 认为他是不听话 。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文章图片
渐渐地 , 斌斌养成了倔脾气 , 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滚 , 他也不落泪 。
一开始 , 老师并没有发现斌斌的不同 , 直到他在又一次入园时 , 因为含了一包泪花 , 被爸爸训:“不许哭 , 男子汉哭什么?”
原来 , 斌斌出家门时摔了一跤 , 心里特别委屈 , 不但没有得到爸爸安慰 , 反而被训斥了 。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文章图片
老师和斌斌爸爸谈了一次话:
“男子汉是以后的事 , 他才3岁 , 离男子汉还早 , 哭泣是他的权利 。 你希望他成才是好事 , 但是不要操之过急 , 有话和他好好说 , 他很懂事 , 会听的 。 ”
小孩子的心理很敏感 , 他只需要通过家人的说话语气就能判断家人心情的好坏 。 可是 , 要知道 , 哭能停止 , 眼泪也能停止 , 可是悲伤不会 , 悲伤只会被深深地埋在心底 。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文章图片
小的时候得到的理解越多 , 小孩子的包容理解能力就会越好 , 他得到的爱和安全感越多 , 以后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就会越好 。
因此 , 在孩子摔跤受委屈哭时 , 不要急着训他 , 安慰理解才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文章图片
第三种:归罪他人型
这一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隔辈当中 , 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孙子时最常见:
广场上 , 小朋友在玩耍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 哇哇大哭起来 , 身后的奶奶一把将孩子抱起 , 一边心疼地给孩子拍灰 , 一边在孩子摔倒的地上跺两脚:“
都是这块地不好 , 害咱们宝贝摔跤了 , 奶奶跺它几脚 , 它就不敢再害咱们宝贝了!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文章图片
更有甚者是这么说的:“哼 , 都是这XX不好 , 害宝贝摔跤 , 爷爷/奶奶明天拿把锄头/锤子来 , 把它挖了/敲碎了 , 看它还敢不敢再害人!”
孩子不哭了 , 也明白了:
原来摔跤不是因为我自己不小心 , 而是因为地不平/有石子 , 都是别人的错 , 跟我没有关系啊!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文章图片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小霸王 , 因为 , 错误都是别人 , 我一点也没有不对的地方 。 比如 , 抢东西是因为我想玩;起冲突是因为他不让着我……
小孩子是最聪明最敏感的人了 , 他会根据从大人那里得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 从而形成完整的人格和世界观 。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
文章图片
别看摔跤只是一件小事 , 但是孩子会从父母的反应里得到不同的反馈:
“不疼”的孩子学会了无视 , “不许哭”的孩子变得冷漠 , “地不好”的孩子学会了回避 。
孩子摔跤,“不疼”“不许哭”“地不好”都不对,聪明妈妈这么做】孩子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 更多时候 , 父母需要蹲下来 , 站在孩子的高度 , 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事情 , 也许这样 , 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真正的包容 。